9月9日消息,截至今日開盤,滬指報3023.78點,漲0.81%;深成指報9907.13點,漲0.85%;創指報1702.99點,漲0.64%。從盤面上看,大金融、計算機、通信服務板塊高開。
消息面:
1、央行:全面降準0.5個百分點+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,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。
2、【預告】9月10日,8月CPI和PPI數據將公布。
3、標普道瓊斯:將1099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納入標普新興市場指數BMI,9月23日起生效。
4、我國截至8月末外匯儲備報31072億美元,環比增加34.79億美元;我國8月貿易順差2396億元人民幣,擴大41.8%。
5、據上證報,十地職業年金已運作,明年底繳費規模或達萬億。
6、北上資金上周凈買入280.09億元,創歷史次新高。
7、央行正式發布《金融科技(FinTech)發展規劃(2019-2021年)》。
8、兩部委:積極穩妥開展生豬活體抵押貸款試點,提高能繁母豬、育肥豬保險保額。
9、廣東省中秋國慶期間將再投放省級凍豬肉儲備逾3000噸。
10、華為發布麒麟990和麒麟990 5G兩款芯片。
11、比亞迪(50.830, 0.34, 0.67%)前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55%;山東華鵬(7.740, -0.07, -0.90%):獲舜和資本舉牌,持股達到5%。
12、上周五,非農數據不及預期,美股收盤漲跌不一,科技股表現低迷。鮑威爾講話看好全球經濟,黃金期貨收跌0.7%,白銀重挫3.7%。
機構觀點:
中信證券(24.520, 0.37,1.53%)策略團隊認為,目前市場對國內政策的擔憂已明顯改善,且近期政策力度不弱;而未來幾周預計全球三大經濟體央行順次降息,明確全球寬松的預期。另外,貿易談判和企業盈利的拐點雖仍需時間確認,但邊際已有好轉。四大擔憂將逐步明確,從突圍到起勢,A股仍有向上動能。
國泰君安(19.270, 0.44, 2.34%)策略團隊認為,應重新審視當前市場的邏輯:從盈利修復主線向風險提振切換。從3個月維度看,風險偏好提振能走多遠要關注年底的估值切換。該團隊指出,基于2010年以來的數據復盤發現,每年四季度大小風格存在明顯規律,上證50優于中證500的概率達67%(排除2015年牛市概率為75%),銀行的絕對收益優勢更為明顯。究其背后的原因,有兩個維度:1)預期層面,經濟下行周期中,次年的增長擔憂在年底會異常發酵,守候龍頭成為首選;2)交易層面,年底各方考核壓力到來,抱團波動小、高分工的龍頭是優選策略。